颐昆老师寄语:
今天是原生家庭第五天的课程,也是第一周的最后一天,这一周除了帮助大家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情况之外,最为主要的还是帮助大家思考自己在面对选择时应该如何抉择。
就像本周的重点内容,关于自己的择偶标准这一点,大家总是对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择偶标准和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充满疑惑。
甚至,很多同学都没有办法确认自己的择偶标准是不是真的出于自己本心的选择。
自身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同学在择偶标准中会加上经济要求这一点,但就像夏老师在团体咨询中所说,这一点明明是标配,既然是标配他怎么可能成为你的标准呢?要知道,标准是用来筛选的。
第一周结束后回看大家的作业,最大的感受是每个人的经历大同小异,所面临的原生家庭环境也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人们常说,幸福的人是同样的,不幸的人是多样的。
但恰恰相反,幸福的人所经历和感受是不同的,幸福的表现形式是多样,而不幸只有一种。
在回答大家的作业和咨询时,我越来越感觉到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会有多重要。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所带来的结果会是截然不同的,而你自己一切看法的起点早已注定——源自你原生家庭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你现在的经历、遭遇、想法、困难,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找到源头。不相信吗?
想想看,每一段你觉得不幸福的关系里面,带来这些不幸福关系的人有没有共同点,他们和谁会比较像,而比较像的这个人和你又是什么关系呢?
大部分的人都会是遇到和自己童年经历最为紧密的那个对象,与父母性格极端相似或极端相反。
很多人沉浸在不幸福的环境里面不能自拔,其实不是因为你不觉得这不幸福,更不会是你自己想要这样的不幸福,更多的原因在于,你没有意识到你可以选择结束这种不幸福的环境。情感问题添加微树洞小助手/信:vsd_521 领取免费情感分析。
第一周的感受很多,但这也只是本次课程的基础,之后的第二周第三周会帮你重新建立自己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共勉。
夏菡老师寄语:
昨天的 团体咨询,是这一期“深度疗愈”训练营的第1次,也是我第1次通过互联网做团体咨询,当所有的摄像头被打开,每一张脸孔都彼此直面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感动了。如果说互联网是虚拟的,但至少我们可以是真诚的,也因为这份真诚,让每个人都变得勇敢了。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咨询,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过程中,有人流泪,有人激动,有人奋笔疾书,也有人深沉思考。无论你是否承认,童年、父母、原生家庭,都像是每个人一生的图腾,既是软肋,也可以是铠甲。无论你现在是喜欢你的父母,还是恨你的父母,从本质上来讲,对父母的依恋和渴望,都超越了理性,它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本能。
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开始塑形的土壤。什么是塑形?就是我们的性格,习惯,期望、恐惧等等,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从小生长的环境,以及所遭遇的事件带来的记忆和信念。
咨询中,聊到了择偶标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发现基本上所有同学的择偶标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标准,顶多算标配吧。什么月入过万、有房有车、工作稳定……这样的男人太多了,可就算按照硬件找到了,可以结婚吗?可以幸福吗?
由此,我临时想到了一个妙招,引导大家去想象几个让自己感到被爱的场景,细节越多越好。
有同学讲,她想到的场景是,相爱的男人正在厨房为自己做美味佳肴、忙前忙后的,而她呢,幸福的等在客厅里,像只小猫一样蜷缩在沙发上。
这位同学是70后,因为是我大师班的学员,所以对她的情况比较了解,一个非常传统且优雅的姐姐。每段感情里,她都像一个守望者,并且时间都不短。关于爱情的细节冥想,我也是第1次听她的描述,听完,就立刻想抱抱她。
这个世界,永远是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只可惜大多数凡人,只愿意相信看得见的,也只能看见看得见的。
就拿刚才的想象场景来说吧,厨房里做饭的男人,马上上桌的美食,在客厅等待的自己,分别代表了专属的时间,身体的肌肤之亲和充满欲望却不得不守望的自己。
我对她说,你真正想要的男人,是可以打破你的安全界限的,他要么很智慧、要么很勇敢、要么很坚持。虽然你现在面对每一个约会对象,都是若即若离,保持客气的距离,但其实你的内心包括身体是充满了欲望的。一旦有人冲破了你的安全线,打开了你的心门,你的心就会像八爪鱼一样,紧紧的抓住对方,就算这个人不适合,你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松手。你一定要注意了,想要成功,约会要保持开放的状态,当然,也要慎重的选择进入的人。
透过视频,我看到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相信过不了太久,她也同样会听到自己身体的声音,因为,身体知道答案。
本周末,颐昆老师会发放电影给大家欣赏,这些片源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和原生家庭相关的。也期待大家能按时完成作业,愉快的走完这场和自己、和过去的心灵之旅。